在疫情嚴重的行動管制令下,過去的自由不復在,靜待家中過日子成了常態,在這高壓漫長的抗議生活裡,如何讓自己保持生活節奏很重要,尤其生活在四面圍牆公寓裡的人,陽台成了許多人與外界連接並在壓迫感的生活中稍息的出口。
在陽台打造屬於自己的空中花園逐漸成了一種趨勢,許多人開始想方設法善用這小小的空間,讓宅在家的日子也能過上自己理想中的小日子。
■文:
吳螢螢在面子書上載了一張自己的陽台照片,陽台的左側有個木架子,每一層都放滿了大大小小的盆栽,大都是長挺直的枝葉植物,我叫不出名稱來,但在陽光照射下,顯得特別有朝氣。
她給照片寫上一句話: “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。”
似在形容植物長得好,也似在說著自己,慢慢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。
約莫半年前,她因為工作需要而搬入目前居住的公寓,讓過去一直與家人同住、總渴望擁有個人空間的她終於如願,一股熱枕地投入佈置,希望打造屬於自己理想中的單身公寓。
每個人都希望能在家裡擁有屬於自己的空間或專屬的角落,喜愛烹飪的會著重在廚房的設計;有些人把睡房當作自己的天地;對從事影視剪輯工作的她而言,她的天地就在陽台,也是整個空間裝潢上,花最多時間、精神和金錢的地方。
“因為陽台,是最接近天空的地方!”
吳螢螢很喜歡看天空,也很喜歡拍天空,因為對天空有不可言喻的情意結,間接讓她對於陽台有著許多想像,尤其是在看過電影《喜歡你》之後,電影的片尾,金城武帶著周冬雨去了一座老洋樓,坐在陽台上看了一場浪漫的落日,夕陽餘暉下的上海和這棟樓美得很夢幻,那樣的情境至今還深深烙印在她脑海中。
“其實我也沒想過會住在公寓的,畢竟一直以來都是跟家人住在排屋,所以在決定一個人搬進公寓後,就一股勁地想把陽台變成我想要的樣子。”
她在陽台放了一張白色的小餐桌,搭個花架用來擺放觀葉植物,沿著透明的玻璃圍欄掛上太陽能裝置的防水燈泡裝飾,早上這裡是變身文青咖啡雅座,晚上就是浪漫的小酒吧,小小陽台變身成了家中唯美的角落。
她每天都會在這裡工作、看戲、發呆、看風景,除了需要用電腦剪輯時會在書房、睡覺時會在房間外,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陽台度過,她最喜歡在陽台用餐,搭配眼前無邊無際的景色,享受寧靜的用餐時光。
在陽台裡種些花草植栽,是許多植物愛好者的選擇,看著那些植栽,靜靜地佇立在一個角落,就可以給人一種莫名的放鬆感,只是沒想到,植物界裡也有網紅植物─觀葉類植物。
“我是最近才迷上養植物的,因為疫情的關係,好多植物都紅了起來,刷社交媒體時,覺得這些觀葉類植物很美,想到可以為陽台增添一點緣意,就開始一盆一盆地入手了。”
目前,吳螢螢大概在陽台種了近50棵植物,有秋海棠,彩葉芋,海芋,蔓綠絨,花燭類等,有些是朋友送的,有些是自己上網買的。因為有過把植物“養死”的經歷,所以她加入各種植群組,希望從中學習更多與種植相關的知識。
“植物也有自己的個性,每棵都不一樣,需要去學習和找出它們的生長模式,感覺就好像和不同的人溝通,在處理植物的過程很療癒。”
現在,只要看到它們長出嫩葉,都會讓吳螢螢開心個老半天。
為了維持陽台的整潔,她固定每週清洗,同時為所有植物進行噴霧療程,住在41樓高的她,避免盆栽或雜物掉下去,傷及路人,所以特別弄了布欄杆。
“以前和家人同住的是新村屋子,毗鄰的就是公寓,偶爾會有人高空擲物,或者東西不小心掉下來擊中我們的屋頂,現在我住進了高樓,就得對這一點特別注意,不要成為自己曾經討厭的人。”
在我的記憶裡,吳螢螢是個追求生活美學的人,這一點,你或許也能在她的陽台照片看出端倪。即便陽台空間不大,她還是可以打造出一個提升生活情趣的空間。陽台很小,但生活卻很大,她在最靠近天空的地方,眺望這座城市的模樣,試著在忙碌的日子中,找到一個讓自己生活靜下來的節奏。
居住在高樓大廈或者公寓的你,或許也可以趁這段居家上班(WFH)的日子,善用陽台空間,說不定可以跟吳螢螢一樣,在工作之餘也可以享有放鬆的小角落。
疫情下的宅生活,似乎喚醒了农耕文明后裔的心,即使沒有一塊踏實的田地,也越來越多人在高樓陽台築起了療愈小菜園,自供自給。
從事保險業的黃慧雯是在三年前,與丈夫及兩名孩子遷入現在的9樓的公寓單位。 當初只是抱持公寓有陽台會比較好的想法入住,壓根兒沒想過,不受重視的空間最後竟然會變成為全家人三餐貢獻食材的小菜園。
現在,她每天早晨起床後,都會先到陽台為“菜菜們” 澆水及清理枯葉等,一般都會耗上十五分鐘至一小時的時間,然後才刷牙、洗臉,吃早餐。小小的陽台因為種滿了香草、蔬菜及一些羊齒植物而顯得綠意盎然,在早上更是顯得清新怡人,以這樣的方式掀開新一天的序幕,心情確實也會跟著亮麗起來。
黃慧雯的陽台小菜園緣起於一棵種不成的小辣椒。去年疫情肆虐,國家啟動行動管制令,當初看著空蕩蕩的陽台,想說種一棵小辣椒,要吃的時候隨手採摘,也無需外出購買,結果小辣椒養不活,卻在她心裡種下種植蔬菜的種子,開啟了她種植蔬菜的學習旅程。
她先從簡單易生長的蔬菜開始,循環利用家裡的寶特瓶和塑料盒子,待一些蔥蒜發芽後開始培植。孩子們喜歡吃西餐,其中羅勒在西餐裡是常用的香料,在朋友的分享下,她把買回來的羅勒放在水裡讓它生根再移植到泥土裡。
她說,蔬菜種植的起步不難,要如何維持健康成長才是最挑戰的部份。
“我的陽台向西北,每天日曬只有短短兩、三個小時,所以要注意泥土的潮濕狀態,不然植物的根部會腐爛。為了解決這個問題,我選擇混合不同的泥土,讓水流順暢。除了陽光和水份,也要施肥和定期修剪,去除枯葉等,以維持植物茂盛生長和陽台的整潔。”
在照顧方面,除了日常澆水,清理種植空間、關注土壤情況、去除枯葉和修剪都是必需,有些香草例如羅勒,只要常常修剪就能茂盛生長,不需花費太多心思;她也會善用一些工具如土壤測試儀亦能了解土壤的濕度、酸鹼度與光照度,更好地掌握蔬菜生長狀況與需求。
黃慧雯說,在陽台種植也會遇上蟲害的問題,其中粉蚧就是最常見的害蟲,她會先時會先沖洗植物表層,然後噴上有機楝樹油,這種“自然療法”也可以讓家人們吃得更安心。
對於自己有興趣的植物,她都願意透過不同的管道去了解和學習。遇到培植方面的問題,她也試著自己解決,原來種菜也跟生活一樣,一旦遇上困難和挑戰,只有去面對和找出解決方法才能持續進步。
在經歷無數次的嘗試與失敗後,終於迎來成功的果實,眼看陽台的香草和蔬菜慢慢茁壯成長,這樣的收成為她帶來極大的滿足感。現在,想要煮西餐時,只需到陽台轉一圈就可摘到新鮮的香草如羅勒與薄荷,還有蕃薯葉、萵苣、甜菜、姜等等。
陽台除了是小菜園,也是她獨處稍息時的天地。疫情前,她會在閒暇或週末時帶孩子到大自然進行親子活動,但在防疫的這段時間,陽台就取代了戶外,孩子們會和她一起整理和認識各種不同的植物,感受每棵植物的獨特性,感官靈敏的他們甚至會發現不同的植物所散發的香氣也不一樣。
白天天氣太熱孩子想要戲水時,她就會把小泳池拿出來,讓孩子們度過涼快歡愉的戲水時光;晚上孩子們入睡後,陽台就成了她與先生約會的小天地。
對她而言,陽台是疫情下看見與連接外面世界的窗口,小小的陽台已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空間,承載著一家大小的美好時光。
“長大後才了解到生活不如想像中容易,多掌握一些知識和技能,對生活百利無害。把植物當作人一般看待與對待,好好照顧植物換來的是它們的茂盛生長,在照顧的過程中也讓我心情愉快,像植物散發的自然香氣,如薄荷葉帶來的清香都會讓我心情放鬆下來。”
本來可有可無的陽台在善加利用後,不但讓她收獲一項新的嗜好,在學習種植蔬菜的過程中給她帶來許多啟發,尤其是在疫情當下能夠自給自足,不管是在心靈或生活上都帶來前所未有的療癒效果。
■如果在陽台開一雙眼睛
系列一:我家陽台開啟幸福的親子時光
系列二:在方寸天地,築起陽台花園 & 療癒小菜園 用心灌溉,收獲好心情
系列三:陽台,沉靜心靈的港灣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