貓蹼跡

2002年:台灣、香港、廣州
2004年:新加坡
2005年8月旅居台北:花蓮
2006年旅居台北:南投、台東、綠島、蘭嶼、花蓮、墾丁、苗栗
2007年旅居台北:高雄、小琉球、宜蘭、台南、澎湖
2008年:泰國甲米、柬埔寨金邊、台北、越南、韓國濟州島
2009年:印尼日惹、台北、新加坡
2010年:泰國立卑、菲律賓
2011年:台北、港澳、泰國普吉島
2012年:台北、新加坡、雲南昆明麗江香格里拉
2013年:台北、港澳、麗星郵輪、曼谷
2014年:大馬旅遊年刁曼島、檳城、怡保、泰國合艾自駕
2015年:香港、日本沖繩、台灣、泰國曼谷
2016年:泰國曼谷

2013年8月3日 星期六

“鍵人”與“觸生

繼早前曾寫過火星文,這一次我想轉載StayReal面子書分享的趣文:

網上發言,請不要再隨便自稱“筆者”了,因為根本沒有用筆在寫,這個詞匯已經要丟入歷史長河了,雖然曾經那麼瘋狂存在過,但至少在網上該消失了。
那以後應自稱甚麼?“鍵人”!
但現在都用智慧型手機,根本沒有鍵盤,所以應該叫“觸生”才對!

看完,我忍不住笑了,形容得真貼切!早些年代電子商品尚未普及,不論是小學寫作,還是長大後當記者寫評論時,老師都有在教,用筆寫字自稱筆者,投稿者可有筆名,即便現在已用鍵盤打字,但還是習慣性地自稱為筆者,明明就真的沒有在用筆寫字了。

詞匯隨科技進展起變化

此趣文一言道醒了筆者(鍵人)我,大家都在鍵盤上敲敲打打,現在有些還在銀幕上“滑來滑去”, 華語規範或許真的需要就此詞匯進行修改,只是叫“鍵人”不小心唸歪就不禮貌,叫“打者”也不錯,有煞氣,又威風,敲打鍵盤的人;當鍵盤全被銀幕取代時,被 叫作“觸生”也很不雅,只用手指碰觸銀幕,該怎麼稱呼?叫“滑民”,好不好?

科技日新月異的結果,讓語言文字的運用對“規範”帶來挑戰。從書面來到網絡,讀者變成了網民; 許多常用的詞匯,也跟著起了變化,早前有個電台節目自稱“李同鞋(學)教室”;以前最常寫的“立刻”不懂何時被寫作“立馬”(立刻馬上),新聞重點這個說 詞,也被改作“新聞亮點”才夠潮;電視台、電台及各大媒體,也直接以“給力”取代原來的“加油”。

那天聽著新聞播報員在報新聞時說,遇到攫奪案的女生很“悲劇”,突然有感而發,在這個只有“鍵人”和“觸生”的年代,到底是我的中文造詣變差了,還是傳統的語言也會有跟不上年代的時候?網絡語言的興起使現代漢語詞匯有了改革性的挑戰,也引起學術界的討論。

當自己不小心升格成“鍵人”兼“觸生”的這一刻,我開始想念爬格子這玩意,那個在稿紙上,一格一格地寫著自己意念的文字創作,當“鍵人”的後遺症就是寫字越來越醜,而且有許多字只記得字碼,不記得怎麼寫了。

(光明日報/推特男女‧文:張欣薇)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