貓蹼跡

2002年:台灣、香港、廣州
2004年:新加坡
2005年8月旅居台北:花蓮
2006年旅居台北:南投、台東、綠島、蘭嶼、花蓮、墾丁、苗栗
2007年旅居台北:高雄、小琉球、宜蘭、台南、澎湖
2008年:泰國甲米、柬埔寨金邊、台北、越南、韓國濟州島
2009年:印尼日惹、台北、新加坡
2010年:泰國立卑、菲律賓
2011年:台北、港澳、泰國普吉島
2012年:台北、新加坡、雲南昆明麗江香格里拉
2013年:台北、港澳、麗星郵輪、曼谷
2014年:大馬旅遊年刁曼島、檳城、怡保、泰國合艾自駕
2015年:香港、日本沖繩、台灣、泰國曼谷
2016年:泰國曼谷

2016年4月9日 星期六

我的光明時代:人肉GPS

十年前,當記者最不能缺少的不是手機,是地圖。

那個時候,沒有google map,沒有GPS,也沒有waze,即便手中握著採訪地點的正確地址,門牌路名郵區編號通通齊全,但對我這個初來大都會報到的鄉下妹兼社會新鮮人而言,新駕手上路,不懂就是不懂,沒有人指路,就是死路一條。

當時,幾乎大部分媒體的車上都會有一本比電話簿再薄一些的雪隆地圖,惟雪隆交通發展迅速,地圖的更新總比不起哪裡建的高速大道或高樓,圖中顯示還是大草場,現實已成百戶住宅區,找地圖,用打電話的還要快而准,難怪有句俗語叫“路在嘴邊”。

網絡未發達時期的記者標准作業模式,就是前一晚先撥電話到辦公室查問第二天的採訪工作(現在可以上網Check工啦),遇到陌生的採訪地點,就會先查看同工的攝影記者是誰,對方如果也不懂方向,就要聯絡受訪者,再不然就要逐個報館向同行探消息,誰人明早跟我同工,會不會去那個地點?

往往,為找一個地方,就得打好幾通電話,花了好多電話錢!那個年代,手機通話費很貴呢,我還是用預付卡,講下講下沒錢了,還要去加值,最怕是找路途中遇到通話餘額不足,頓時就變成世界末日,超人與蝙蝠俠都在忙著比拼,誰人可以來打救我?

有的有的,就是郵差!迷路的時候遇到這一輛印有POS字眼的紅白藍摩多經過時,就像似天洒一道曙光,十年前的治安還算“干淨”,攪下車窗問路也不怕被劫被砍,和平的社會少了互相防範,大家都特別友善,好幾位同行包括本人在內,都曾遇過好心的郵差先生把我們帶到目的地。

印象中,也有人向德士司機求助,然後尾隨司機車尾抵達採訪地點,至於有沒有補上德士費,我就不清楚了。

現在有了waze,甚麼都變成沒關係,人家問你會不會來?你就答:我有waze或是GPS,應該沒問題,還會教我避開塞車路況呢!科技的便利讓我越來越依賴電子地圖,不再記得路名,甚麼時候要轉左,十字路口旁會有甚麼建築,也不再分心記住,只要跟著電子地圖那藍色的指標准沒錯,雖說最終都是安全抵達目的地,但其實這條路到底是怎麼走過來的?還真的沒印象。

突然有點懷念,那個時候,隔著電話筒,聽著對方說:經過三個交通燈後,轉右再直走,你會看見左手邊有間小學,然後會經過霸級市場,當右手經過xx油站時,你要注意囉,慢慢靠右,油站算起第三個路口轉右,就是jalan xxxxx了!我都會將指示寫成小抄,貼在方向盤上,依著人肉GPS完成我的採訪旅途。

沒有留言: